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近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全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
三探合肥高新区创新"硬实力"
合肥 2025-05-06 陈晓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近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全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近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全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23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854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合肥高新区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资源,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区内已建成各类产学研平台600多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2个。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0家,总数达到4300多家,涵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高新区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通过设立创新券、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累计推动200多项高校院所成果落地转化。重点支持的"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项目已形成产业化突破。 (三)完善创新生态支撑 高新区持续优化创新环境,设立总规模超过27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推出"青创资金""创新贷"等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已累计支持科技企业融资超过1500亿元。 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储、智能家电等领域,高新区培育形成了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量子信息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物医药产业年营收超过350亿元。 (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合肥高新区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在全国率先设立量子科技和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4年,未来产业先导区实现产值18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三)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声谷"语音识别产业集群。2025年力争实现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三、建设国际化创新环境 (一)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创新实施"人才日"工作机制,构建"1+3+N"人才政策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7400人,在巢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完善科技服务生态 建成中科大先研院、中国科大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设立各类科技创新基金30余支,总规模突破500亿元。2023年,全区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带动区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三)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合肥-新加坡创新中心等国际化创新平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协作,2024年区内企业参与长三角重点合作项目超过150个。 展望未来,合肥高新区将继续坚持"五个一"创新机制,围绕"5+2"产业布局,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