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集团在2024年财务报告中透露,虽然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自2019年以来稳步上升至25.2%,但其整体业绩令人担忧。中国市场销售额仅略有增长0.8%,实际增长率下降4.6%,...
资生堂中国业务仍跌入“冰河期”,何解?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
资生堂集团在2024年财务报告中透露,虽然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自2019年以来稳步上升至25.2%,但其整体业绩令人担忧。中国市场销售额仅略有增长0.8%,实际增长率下降4.6%,反映出资生堂在中国的业务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这一结
资生堂集团在2024年财务报告中透露,虽然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自2019年以来稳步上升至25.2%,但其整体业绩令人担忧。中国市场销售额仅略有增长0.8%,实际增长率下降4.6%,反映出资生堂在中国的业务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这一结果与宝洁、欧莱雅等其他国际美容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不谋而合,凸显了美容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复杂趋势。
核污水阴影挥之不去,日本美容品牌集体失速
资生堂作为日本美容行业的龙头企业,其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日本美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困境。2023年的核污水事件对日本品牌产生了持续的负面影响,导致中国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资生堂,也影响了华王、POLA等日本美容企业,使其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业绩失败。
资生堂集团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下降90%以上的惊人数字,充分说明了日本美容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这种巨大的利润下降不仅反映了销售额的下降,也暴露了日本品牌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战略上的不足。面对这一困境,资生堂等日本品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裁员、业务重组和关闭一些渠道,以稳定局面,振兴局面。
旅游零售业务受到重创,品牌竞争力面临考验
除了核污水事件的影响外,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也与旅游零售业务的急剧下滑密切相关。根据2024年的财务报告,资生堂的旅游零售业务同比下降了18.6%,特别是在海南岛和韩国等重要的旅游零售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0%以上。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游客消费能力的下降,也暴露了资生堂应对市场变化的不足。
面对这样的困境,资生堂需要重新审视其品牌战略和产品定位。值得注意的是,CPB等资生堂高端品牌、NARS在第四季度仍分别增长了3%和1%。这表明,即使在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高端市场仍有机会。然而,主要品牌资生堂继续下降3%,醉象品牌下降25%,反映出品牌矩阵中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如何在保持高端品牌优势的同时,重振主要品牌和其他品牌的市场表现将是资生堂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资生堂需要深入分析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加强产品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获得主导地位。
虽然资生堂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创下新高,但其业务表现仍不乐观。面对核污水事件的持续影响、旅游零售业务的急剧下滑和品牌竞争力的挑战,资生堂需要采取更加积极和创新的策略来应对。资生堂只有通过深入的市场分析、产品创新和品牌重塑,才能真正摆脱当前的困境,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在此过程中,资生堂的表现不仅与其自身的发展有关,而且也将成为中国市场整个日本美容品牌发展的风向标。
(来源金融界)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
标签:
相关文章